
- 主页
- 大纲
- 教学指导
- 教材信息
《软装饰设计》课程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参照“1+X”数字创意建模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大纲、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室内设计师”赛项标准、行业标准开发,使用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室内陈设与配饰设计》。紧跟行业发展态势,专业教师与多家企业教师共同梳理与本课程对应的家具设计岗位、室内软装设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饰品设计制作,以天津市欧派智家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载体,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家具制图规范、软装饰职业的要求融入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思路,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设计4个学习模块16个项目任务。按照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国家创意设计产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根据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不同,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融入思政元素,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感悟,对美的感悟,使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励志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壮大的决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大国工匠精神。系统设计了“四联五融”育人模式。
-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文本体例
一、课程名称
《家居用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二、适用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学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三、建议课时(学分)
64学时(4学分)
四、课程性质
《家居用品设计与制作》是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环境艺术设计职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室内装饰设计制作技术标准、规则等有关知识和室内软装设计制作等技能。本课程是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制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本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生态文明》、《劳动教育》、《艺术鉴赏》等思政课程紧密结合,在前期《艺术设计基础》、《综合绘画基础》、《AutoCAD制图》、《三维软件应用技术》、《家具设计》课程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并将该课程中设计的家具等软装饰品方案在后续课程《家具设计与制作实训》、《三维打印应用技术》付诸实践,完成制作。实现以岗为核、双元共育、课课交融、赛证互通的课程生命线。
五、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室内装饰设计制作技术标准、木家具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标准、规则等有关知识,掌握室内软装设计、配饰品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室内软装配饰的设计与材料搭配能力及简单手工制作室内陈设品的能力。
课程根据现在装饰市场对室内陈设艺术的需求,注重对学生进行设计、选购、搭配、制作、摆场等技能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爱国、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创新、工匠、国际视野的养成。使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完成设计、制作工作的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装饰领域。
(一)素质目标
1、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弘扬新时代下大国工匠精神,培养专注专心的专业精神和敬业精业的职业精神;
3、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设计元素,并运用到具体软装饰设计制作的专业素养;
4、树立正确的色彩美感、空间美感以及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5、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
6、爱校、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
7、劳动组织与实施能力;
8、沟通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9、团队合作能力。
(二)知识目标
1、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
2、理解室内陈设设计色彩搭配的各种原则;
3、理解室内陈设设计配饰元素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设计思路,并将设计的想法应用到设计作品中,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市场调研,以及深入理解不同的设计风格要素,指导学生结合市场需求,将设计要素运用到作品中,并将其动手制作出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动手制作设计作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软装饰品设计中的技能;
5、具备设计制作方面的个性化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6、具备设计思维与创意的能力;
7、具备手工制作的动手能力。
六、课程内容
(一)课程结构
教学模块
理论学时
实践(实验)学时
学时合计
室内陈设设计主流风格解析
4
4
室内陈设设计色彩解析
2
2
4
室内陈设设计配饰元素解析
2
6
8
饰品设计与制作
20
28
48
合计
28
36
64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教学模块
项目
教学内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课程思政点融入)
建议学时
模块一:室内陈设设计主流风格解析
项目1:欧式古典、欧式新古典、美式风格解析及应用
知识要求:
1.掌握欧式古典、欧式新古典、美式风格家具、陈设的特点。
2.掌握欧式、欧式新古典、美式风格家具、陈设的分辨技巧。
3.了解饰品工艺的生产流程。
能力要求:
1.运用欧式古典、欧式新古典、美式风格家具、陈设的特点对家具、各陈设品进行分辨的能力。
2.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家居饰品搭配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饰品的充分体会。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创新意识。
4.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项目2:中式、新中式风格解析及应用
知识要求:
1.掌握中式陈设品的特点。
2.掌握中式陈设品的分辨技巧。
3.了解饰品工艺的生产流程。
能力要求:
1.运用中式家具、陈设的特点对各陈设品进行分辨的能力。
2.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家居饰品搭配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饰品的充分体会。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0.5
项目3:地中海式风格解析及应用
知识要求:
1.掌握地中海风格陈设品的特点。
2.掌握地中海风格陈设品的分辨技巧。
3.了解饰品工艺的生产流程。
能力要求:
1.运用地中海风格家具、陈设的特点对各陈设品进行分辨的能力。
2.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家居饰品搭配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饰品的充分体会。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0.5
项目4:现代风格解析及应用
知识要求:
1.掌握现代风格陈设品的特点。
2.掌握现代风格陈设品的分辨技巧。
3.了解饰品工艺的生产流程。
能力要求:
1.运用现代风格家具、陈设的特点对各陈设品进行分辨的能力。
2.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家居饰品搭配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饰品的充分体会。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进行规则教育。
0.25
项目5:东南亚风格解析及应用
知识要求:
1.掌握东南亚风格陈设品的特点。
2.掌握东南亚风格陈设品的分辨技巧。
3.了解饰品工艺的生产流程。
能力要求:
1.运用东南亚风格家具、陈设的特点对各陈设品进行分辨的能力。
2.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家居饰品搭配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饰品的充分体会。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0.25
项目6:中西混搭风格解析及应用
知识要求:
1.掌握中西混搭风格陈设品的特点。
2.掌握中西混搭风格陈设品的分辨技巧。
3.了解饰品工艺的生产流程。
能力要求:
1.运用中西混搭风格家具、陈设的特点对各陈设品进行分辨的能力。
2.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家居饰品搭配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饰品的充分体会。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0.25
项目7:田园风格解析及应用
知识要求:
1.掌握田园风格陈设品的特点。
2.掌握田园风格陈设品的分辨技巧。
3.了解饰品工艺的生产流程。
能力要求:
1.运用田园风格家具、陈设的特点对各陈设品进行分辨的能力。
2.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家居饰品搭配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饰品的充分体会。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0.25
模块二:室内陈设设计色彩解析
项目1:室内配饰的色彩解析
知识要求:
1.掌握室内配饰色彩的搭配原则。
能力要求:
1.根据设计思路,收集资料的能力。
2.运用家居配色的原则设计不同风格室内居室搭配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颜色进行观察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色彩美学的充分体会。
3.进行爱与感恩教育。
2
项目2:色彩元素定位及色彩摆放实战项目训练
知识要求:
1.掌握色彩元素定位及色彩摆放技巧。
2.了解色彩的心理感受
能力要求:
1.运用相关软件、创新方法,对空间色彩反复思考、尝试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
模块三:室内陈设设计配饰元素解析
项目1:家具
知识要求:
1.掌握室内家具的搭配原则。
2.掌握室内家具的摆放技巧。
能力要求:
1.开展市场调研的能力。
2.运用已学知识分辨现有家居市场的家具产品不同风格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对目前家居市场的深入了解,对不同家具内涵的理解。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
4.培养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提炼能力,提高专业素养
0.2
项目2:布艺
知识要求:
1.掌握室内布艺的搭配原则。
2.掌握室内布艺的摆放技巧。
能力要求:
1.开展市场调研的能力。
2.运用已学知识分辨现有家居市场的布艺产品不同风格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对目前家居市场的深入了解,对不同布艺内涵的理解。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0.2
项目3:饰品
知识要求:
1.掌握室内饰品的搭配原则。
2.掌握室内饰品的摆放技巧。
能力要求:
1.开展市场调研的能力。
2.运用已学知识分辨现有家居市场的饰品产品不同风格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对目前家居市场的深入了解,对不同饰品内涵的理解。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进行文化自信教育。
0.2
项目4:产品信息采集
知识要求:
1.了解目前的家居市场。
能力要求:
1.开展市场调研的能力。
2.运用相关软件、创新方法,对现有家居市场的家具、布艺、饰品产品进行搭配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进行观察与积累。
1.4
项目5:配饰元素合理化组合项目训练
知识要求:
1.掌握室内家居陈设品的搭配原则。
2.掌握室内家居陈设品的摆放技巧。
3.掌握室内家居陈设品色彩的搭配原则。
能力要求:
1.运用家居陈设品搭配的原则设计不同风格室内居室搭配的能力。
2.运用相关软件、创新方法,对空间陈设品反复思考、尝试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进行观察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各种饰品艺术内涵的充分体会。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6
模块四:饰品设计与制作
项目1:中国结制作
知识要求:
1.掌握中国结的编织方法。
2.掌握中国结与相关配饰的搭配方法。
3.了解目前的家居市场。
能力要求:
1.运用已学的制作方法,制作中国结的能力。
2.运用创新方法,对中国结进行设计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进行观察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目前家居市场上中国结工艺流程的深入了解。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进行生命教育、家国情怀教育。
12
项目2:灯的设计制作
知识要求:
1.掌握木艺灯具的制作方法。
2.掌握木艺灯具的组合方式。
3.了解目前的家居市场。
能力要求:
1.运用已学的制作方法,制作木艺灯具的能力。
2.运用创新方法、个性化洞察力,对灯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进行观察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目前家居市场上木艺灯具工艺流程的深入了解。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进行工匠精神培养。
5.培养劳动组织与实施能力。
6.培养沟通和协调人际关系、团队合作能力。
7.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
12
项目3:布艺饰品设计制作
知识要求:
1.掌握室内布艺饰品的制作方法。
2.掌握室内布艺饰品的搭配方法。
3.了解目前的家居市场。
能力要求:
1.运用已学的制作方法,制作布艺饰品的能力。
2.运用创新方法,对布艺饰品进行设计的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设计思维与创意的能力。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进行观察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目前家居市场上布艺饰品工艺流程的深入了解。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进行工匠精神培养。
12
项目4:铜丝饰品设计制作
知识要求:
1.掌握铜丝画饰品的画面搭配原则。
2.掌握铜丝画饰品的制作方法。
3.了解目前的家居市场。
能力要求:
1.运用已学的制作方法,制作铜丝画的能力。
2.运用创新方法,对铜丝画进行设计的能力。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软装饰品设计中的技能
素质要求: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进行观察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目前家居市场上装饰画工艺流程的深入了解。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进行工匠精神培养。
12
七、课程组织
运用“线上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引入概念;与欧派大家居紧密合作,用“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用“讲练结合法”教学。用“探究式教学法”和“发现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课程的教学中,理论教学部分以线上教学为主,实操部分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提倡互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八、教学评价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应按照本学期学习实践,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并进行制作。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1、出勤考核:按照实际出勤考核,成绩百分计,按缺勤次数扣分,占总评成绩的10%;
2、过程性考核作为平时考核成绩: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听课状况、学习态度、后期课堂表现给出平时成绩;授课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完成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讲解,同学之间进行互评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与校外教师共同制定教学任务,撰写活页教材,安排学生制作相应的室内软装方案和装饰饰品;制作好的软装方案和装饰饰品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探讨给出平时成绩,考核学生的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占总评成绩的30%;
3、终结性考核: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大赛确定设计题目,设计方案由国赛教练、裁判和任课教师根据国赛要求给出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九、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在线课程资源)
教案、ppt课件、微课、视频、动画、虚拟仿真。
2.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室内陈设与配饰设计》
(2)参考资料:
职教云平台
①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
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烙画艺术传承与创新
③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金属与泥塑工艺
④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刺绣
⑤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丝绸技艺
⑥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
⑦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传统雕刻技艺
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家具设计与制造
智慧树
①绘生活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72949#teachTeam
②生活色彩美学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5734#teachTeam
③DIY手工坊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5642#teachTeam
④花道——插花技艺养成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5586#teachTeam
⑤花道——干花技艺养成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7736#teachTeam
⑥花间故事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7123#teachTeam
⑦花间寻艺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7574#teachTeam
⑧女红——中国女性闺房艺术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5362#teachTeam
⑨家居鉴赏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7535#teachTeam
⑩明清古家具鉴赏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7084#teachTeam
⑪压花艺术——发现插花之美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2067264#teachTeam
微知库
①软装饰设计
3.教学条件
(1)线上教学:以微知库的国家教学资源库为依托开展教学。
(2)线下教学: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家居用品设计与制作工作室为依托开展教学。
十、课程实施
本课程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确立以“理论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作品为落脚点”,紧紧围绕项目任务的完成需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课程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启发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方法,把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到实际问题中,把重点放在引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本着知识应用的目的,对本课程经典内容进行整体优化组合、加工与创新;在考核方面,以作品展示作为最终的考核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结合课程特点,将大国工匠精神、文化自信、色彩美学、知识积累、创新精神、空间美感、人生价值、创业能力等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专业,帮助他们在专业学习的旅途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学习指南
一、适用专业
根据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以及编制的专业简介,本课程适用的专业包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代码: 550106)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代码: 560104),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代码: 560102),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代码:670107)等。
二、课程解析
高职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适用于以真实软装饰设计制作项目导向的专业实践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这类课程之前,要陆续先修以下的课程和能力。
1、先修课程:《三维软件应用技术》、《AutoCAD制图》、《计算机图像处理》、《专业色彩》、《专业素描》。
2、能力
①设计思考能力基础技能,包括:美术基础、造型设计基础、手绘透视效果表现等;
②设计沟通基础技能,包括:建筑初步建筑制图与室内CAD、室内设计基础、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③设计表现基础技能,包括:3DSMAX室内效果表现、VRay渲染、PHOTOSHOP后期、Sketchup;
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已掌握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已初步掌握的知识点及技能点,教学过程提倡做、展、评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成果以真实项目的标准实施评价,由行业企业的专家进行项目评价。教学过程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具有浓郁职业气氛的学习环境和竞争环境,学生根据能力特点组队进行项目实战,最后以竞争形式,由项目委托方确定采纳方案,胜出团队将继续跟进设计项目,使学生尽早体验到职业岗位的现实状态。
三、课程体系
1、对接岗位工作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内外工坊、赛训一体、学岗直通”的总体设计要求,以项目导入工作室制度教学为中心构建的项目课程体系,紧紧围绕项目任务的完成需求,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课程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职业素养与思政育人融于教学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
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校、爱家乡、爱国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艺术观和创作观,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质目标。教学过程中将“三热爱,树两观,一弘扬”贯穿教学全过程。
通过《软装饰设计》课程内容的教学,课程将职业素养培养融于教学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学习软装设计基础知识,以项目为导向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知识和项目实践教学融合。培养学生软装设计的专业技能,实现具有社会职业设计能力的教学效果。
3、线上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本课程采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仍以学生为主体,推行“ 教、学、做”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模式丰富学生教学互动方式,学生在线学习提升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案例演示、讨论切入,既生动了授课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鉴赏能力、社会责任感。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家具设计师大赛,促进学生们的设计积极性。
4、开发应用多形式立体化交互式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该课程是一门环境艺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课程,积累多年的教学实践,拥有丰富的硬、软件教学资源,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软装饰设计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电子讲义,符合企业实践标准的教学案例。系统设计一套围绕“三热爱,树两观,一弘扬”思政课程教育理念,并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的多样化、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5、强化过程性考核个性化评价
该课程为考察课,可以通过考试改革形成一种过程性考试。即对学生设计构思和制作进行技能能力、对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创新能力,以及小组互评、学生课堂参与、企业人员评价、思政教师等多方综合评价,体现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平时成绩占30%,出勤10%,结课作业60%。
四、课程教学要求和建议
教学模式
项目引导
本课程采用项目引导法,并结合示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以行业产业特色为引领,基于实际工作过程,以企业组织、网络媒体公开征集的各类比赛、全国工业设计大赛、世界技能大赛、企业真实项目等为教学真实(或虚拟)项目和工作任务,通过本次课程使同学的具有单独(或参与小组)完成不同类型的软装设计的项目,使学生掌握软装设计创意构思能力、软装饰品的设计制作能力、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掌握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能力,并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
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
本课程教学条件为能够完成软装饰设计与制作项目,配有网络的机房或配有电脑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进行。
2.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自由形成小组,3-4人一组,包括1名小组负责人,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为核心。
(2)师生互动
教师示范和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命题实践创作,以培养设计创作技能为核心。创作过程中,利用线上线下多平台进行互动。
(3)案例分析
项目案例分析,以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最后进行小组专题汇报与展示。
3.教学手段
本课程线上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电子讲义,出版教材、符合企业实践标准的教学案例以及相关拓展性资源。
五、工作流程展开(典型案例、谨供参考)
说明:为体现工作的主要环节,设置的任务基本与此表流程相匹配,且项目学习的目的不同,任务的侧重点也不同。
项目名称 |
模块二:室内陈设设计色彩解析 |
||||
教学分析 |
教学内容 |
单元1 室内配饰的色彩解析 单元2色彩元素定位及色彩摆放实战项目训练 |
|||
学情分析 |
环境艺术专业大二学生,已具备室内空间原理、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等小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但缺乏室内家居饰品色彩搭配与色彩美学应用的理解。缺乏色彩搭配的训练。 |
||||
思政元素 |
通过学生平时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颜色进行观察与积累,培养学生对色彩美学的充分体会,进行爱与感恩教育。 |
||||
教学目标 |
素质目标 |
1.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颜色进行观察与积累。 2.培养学生对色彩美学的充分体会。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
知识目标 |
1.掌握室内配饰色彩的搭配原则。 2.掌握色彩元素定位及色彩摆放技巧。 3.了解色彩的心理感受。 |
||||
能力目标 |
1.运用家居配色的原则设计不同风格室内居室搭配的能力。 2.运用相关软件、创新方法,对空间色彩反复思考、尝试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1.家居配色遵循原则 2.限制三种颜色的定义 |
||||
教学难点 |
1.运用居然设计家软件,针对不同风格进行色彩搭配。 |
||||
教学方法 |
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理论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 |
||||
教学手段 |
1.分组教学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
教学实施过程 |
|||||
课前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思政元素 |
|
1.布置任务 发放任务单,让学生自主学习 2.提供学习网址 |
1.布置学习内容:课程学习安排 2.设计教学环节
|
1.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案例 2.准备教学资源
|
1.查阅学习任务:课程安排内容 2.预习学习内容,观看视频
|
使学生感受美 |
|
课中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思政元素 |
|
1.情境引入: 教学引入(提问法,演示法)5分钟
|
1. 通过视频讲解“爱与感恩”。 |
讲解并播放视频文件 |
观看视频、思考爱与感恩 |
使学生感受真爱,学会感恩 |
|
2.任务实施: 明确任务,制定计划 (40分钟) |
1.色彩基础知识 2.色彩的象征 3.色彩的联觉 4. 色彩搭配设计的基本要求 5. 色彩搭配设计的原则 6. 色彩搭配设计方法 |
图片及现场演示展示了室内配饰色彩的原则及美学表达 |
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师生讨论发表观点 |
使学生对色彩运用有深入理解 |
|
4.实施:实例练习 (120分钟) |
实战项目训练 |
指导学生使用躺平设计软件 |
运用躺平设计家软件,尝试不同饰品色彩搭配设计 |
在训练中理解美 |
|
5.检查: 提交作业(5分钟) |
软装色彩搭配方案 |
指导学生自述方案设计初衷和特点 |
叙述方案设计初衷和特点 |
职业道德培养:增强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
|
6.评价: 组内评价:3分钟 组间评价:2分钟 教师评价:5分钟 |
教师参与教学内容的答疑解惑、批改作业 |
团队意识进行评价 |
针对每名学生提出色彩搭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针对完成任务的效率,沟通协作意识进行评价 |
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
课后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思政元素 |
|
总结 |
学生修改任务提交作业 |
教师评阅 |
反思整改 |
培养色彩美学 |
|
教学效果 |
1.利用躺平设计家软件完成软装配饰色彩搭配方案的设计,调动学习积极性; 2.掌握软装饰品色彩搭配方法;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 |
||||
反思改进 |
1.运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和职教云平台的线上资源,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2.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也有利于他们职业生涯发展。 3.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 |
||||

课程编辑者